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【塞尚的星際效應】:立體主義「同時光景」與國畫山水的相對論

影帝馬修麥康納主演的科幻電影星際效應,最勁爆的就是黑洞理論的特效模型,呈現「五維時空」(不是四維喔!) 「同時光景」的概念,令人嘆為觀止!!
科幻電影《星際效應》
導演克里斯多夫‧諾蘭在電影中描述男主角庫柏在黑洞的五次元時空(time-space,三度空間+時間+重力)中,透過第五次元重力來跨越時空,從未來傳遞摩斯密碼訊息給女兒莫非,說明愛因斯坦相對論的「同時相對性」、「四維時空」、「彎曲時空」等概念。

電影針對現代物理最玄秘的時空旅行與同時性,以視覺藝術說明愛因斯坦的偉大,在2014年造成很大的震撼!



           電影《星際效應》最勁爆的黑洞理論模型    

其實,當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時空「同時性」,這個科學發現也讓立體主義想表現物體瞬間運動的「同時光景」可能性,因而催生20世紀顛覆傳統藝術的最大藝術革命,出現一樣的歷史震憾!

造成這個藝術震憾的19世紀克里斯多夫‧諾蘭,就是現代藝術之父塞尚!
這位孤僻宅男的立體主義,導演出19世紀就萌芽的很科幻」的4D時空想像!

立體派的出現,跟科學革命是同步的。

塞尚的立體主義一直想用2D畫作表現物體的「同時光景」
一八八○年代,塞尚回到故鄉開始描繪聖維克多山和鄉村風景。他探索自然的結構特質,發現傳統的單點透視畫法,根本不可能真實呈現三度空間,因為畫家只要稍微向左或向右移動,便會改變視野與構圖。

塞尚認為視點移動才是事實,因而發展出多重視點的繪畫方法。
他認為描繪真實,畫作應以多點透視呈現,就是對瞬間的運動要素加以壓縮,對靜止的要素加以變形…

這就是畫界「很科幻」的動態時間軸, 納入時空概念的4D空間畫面!
黃公望《富春山居圖》(局部)
塞尚的動態透視法,讓我聯想到中國山水卷軸畫的動態透視哲學!

無論是清明上河圖或是黃公望富春山居圖,觀看中國山水畫都以卷軸展開的幅面,體驗當下框出來的畫面意境,而且意境是可變動的。
黃公望《富春山居圖》




這就是人眼睛360度環繞看真實世界的狀況!

人眼睛看東西好像看電影般,視線焦點一直在改變,而連環畫式卷軸展開的幅面,也就如同猶如膠卷底片定格的一格小畫面。

中國的山水人文畫,強調寫意其實是融入時空(time-space)流動的哲理
無論是垂直或是水平畫幅,時光的流動隨觀者移動,周而復始的時空體現於東方的文學、藝術、哲理與宇宙觀

愛因斯坦相對論的「同時性」,也呼應這種立體主張。後來立體主義、現代藝術的故事,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《林中的亂石》
更有趣的是,塞尚採用的形體與色彩,讓教主不禁想到國畫繪水墨山石用的劈皴法

看一下塞尚這幅林中的亂石,幾何形狀直角平面構成岩石群,色彩面按奇石的量體結構交疊,讓教主想到南宋四家之一 : 夏圭,擅長用的大斧劈皴法。
南宋四家之一 :夏圭,《溪山清遠圖》(局部),「大斧劈皴」法表現山石的剛硬
夏圭在溪山清遠圖,用乾筆帶水劈皴表現山石的剛硬。
《溪山清遠圖》的山石皴紋與塞尚《林中的亂石》的簡潔幾何形態,表現山上、石間奇松 ()挺拔,怪石嶙峋,有異曲同功之妙。
而《溪山清遠圖》的完整長軸動態透視,更呈現空間構圖的「數學秩序」,美不勝收!
夏圭,《溪山清遠圖》
塞尚的時代已受到東方藝術與日本浮世繪的影響,因此塞尚的動態透視與國畫卷軸的動態透視哲學,不謀而合,相信也絕非巧合。

塞尚立體主義有句撼動藝術界的名言:「自然界由圓柱體、球體及圓錐體所構成」
他崇尚「數學的秩序」與簡潔的幾何學型態。因為他對於印象派逐漸陷入光影炫技的藝術完美迷思,感到憂慮。
他想找回失去的秩序感與平衡感,將複雜的宇宙還原成單純的幾何平面。
《聖維多利亞山》
塞尚的立體構圖,將自然物體還原為圓錐、球體、圓柱。從《聖維多利亞山》,可看到山與鄉村田園景色,以幾何圖形與平面加以簡化解構,再組合成原自然形體。

他解讀當時革命性的色彩學,將色彩簡化成光線面,構成物體簡潔輪廓,從不同視點會出現不同畫面變化。畫面簡化的顏色粒子,是不是與《星際效應》那一幕庫柏被困在黑洞「五維時空」的光色粒子的顏色很像?
這似乎是物理學與藝術科學的色彩共識
《星際效應》黑洞「五維時空」
塞尚算是建築人最喜歡的現代畫家之一!

因為他的立體幾何現代性,開啟了現代藝術之窗,引領現代建築拋開古典,進入一條新的抽象建築路線。
《聖維多利亞山》
教主個人覺得,塞尚的畫面空間有濃烈的地景建築味!

每次看到錯落有致、具建築味地景的空間架構,就會讓我想起塞尚的《馬賽港灣》、《聖維多利亞山》的鄉村住宅景色。
《馬賽港灣》
例如  2013年曾在金澤21世紀美術館展示的雙人組藝術家作品「居住:project 另一個國度」(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: In-Habit: Project Another Country

幾何量體與地景融合為一,真是富有塞尚地景建築味的畫面空間
「居住:project 另一個國度」《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: In-Habit: Project Another Country
塞尚地景式建築的畫作風味,在許多著名現代建築都可看到蛛絲馬跡。我認為很多現代建築大師,不能說沒有受到塞尚的影響。

知名的後現代主義及解構主義建築師法蘭克·蓋瑞(Frank O. Gehry)新設計完成的路易威登基金會,就是個例子。
路易威登基金會
這是一棟現代藝術中心,於201410月盛大開幕,是LVMH 集團捐給巴黎市民的現代藝術中心。
設計概念是「一片玻璃組成的雲彩」,向巴黎19世紀中期的玻璃構造建築-巴黎大皇宮的玻璃技法致敬。它以類似冰山又像玻璃方舟的解構建築風格,隱身在巴黎近郊的布洛涅森林。
路易威登基金會,玻璃雲造型
建築物的玻璃雲造型幾何立體解構,流線型外觀可看到由圓錐、球體、圓柱解構後組合的量體。讓我想到塞尚的《聖維多利亞山與黑堡》,以建築式圖畫的構圖使建築量體與地景融合。
《聖維多利亞山與黑堡》
這位建築普利茲克獎大師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,其建築造型與環境關係也很有塞尚畫作地景式建築的風味!

直到現今,塞尚這位「19世紀的克里斯多夫‧諾蘭」的立體主義,帶出藝術的「同時光景」與國畫山水的東西相對論,在現代藝術所引發的黑洞效應仍在無限引爆中!

他真不愧是畢卡索與馬諦斯敬稱為父親的現代藝術之父啊!
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
圖片來源: Wikipedia & 網路 & YouTube
僅作為個人紀錄,非商業用途
若有版權疑慮請連絡告知

延伸閱讀

【小丸子的反透視法】: 孤僻宅男塞尚的現代創新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