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

【I Am Paid!】: 歡慶東方詩意現代主義大師I. M. Pei (貝聿銘)百歲

建築人最喜歡言談毒舌,說話酸溜溜!
我們常會拿貝聿銘的英文縮寫I. M. Pei,開開小玩笑!

高貴的建築設計費,一直不斷地追加預算,是眾所周知貝老的作品為何都可以如此臻於完美的理由。
我們常笑說: Because he is I. M. Pei!(因為他是貝聿銘!)
同音幽默的翻譯解讀為: Because he is “I Am Paid!” (因為有人付他錢!)

有人付我錢!! (“I Am Paid!”=I. M. Pei),而且要付足夠的錢,是所有建築人卑微的終極夢想!
老實說,貝老並沒有這麼市儈!

東方詩意的現代主義大師:貝聿銘

貝老說服業主與輿論的優雅翩翩風度,獲得大家一致的推崇。經歷超過70幾年的執業,哈佛GSD(建築研究所)更為貝老舉辦一系列論壇與活動,慶祝貝老百歲生日快樂! 就知道這位第一個獲得建築普立茲獎的中國建築師,在東西方建築界所獲的推崇。

帶有詩意的建築藝術外交家
貝老出身蘇州名門,父親貝祖貽是籌組中國銀行的銀行家。從小在祖厝蘇州獅子林的園林薰陶,加上青少年在上海求學受到上海萬國式樣建築的啟蒙。戰亂時期留學美國,大師選擇建築為終生職志,師事並繼承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的志業,將現代主義建築理念擴展至全球。
香港中國銀行
貝老一向的優雅內斂,來自東方古國儒家的神秘沉靜,兼具西方思路的機敏邏輯思辯,因此擄獲許多迷戀他設計魅力的政商權貴的心!

他的長袖善舞,從獲得約翰·甘迺迪圖書館設計權的小故事,窺知一二。
當時許多一流建築師爭取該設計案,青壯輩的貝氏做多細緻的準備。他深入了解業主後,在甘迺迪遺孀賈桂琳初次至貝老事務所參觀時,事務所空間精心整理換上優雅的地毯、安排她喜愛的鮮花擺飾,由談吐高雅的年輕藝術史學者陪同接待參訪,完全擄獲賈姬喜愛藝文興趣與品味。貝氏並不誇說其偉大的設計,反稱賈姬才是詮釋甘迺迪理想的主刀者,他只是執行理念。在賈姬心中,貝聿銘是個優雅可信任,又有效率且能運籌帷幄的建築師。甘迺迪圖書館設計完成後,貝氏聲名遠揚,躋身於世界級建築大師行列。經過前美國前第一夫人的知遇賞識,從此打開貝氏受到名流業主無限信任之途。


貝老完全擄獲賈姬喜愛藝文興趣與品味




約翰·甘迺迪圖書館
「讓光線來作設計」這是貝聿銘的名言!
貝氏融合西方現代主義與中國人文畫中東方哲思的設計,光與空間的結合使空間變化多端,向自然借景將建築與環境融合,是大師歷久不衰成為萬人迷的原因。

貝聿銘是歐洲現代主義傳入美國後,美國本土培育出來最重要的建築師。作品不斷探索現代主義美學中的各種可能性,被譽為「現代主義建築高峰期的最後大師」。1983年獲得建築普立茲獎,在建築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。


巴黎羅浮宮擴建計畫
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折射引進大量光線
貝聿銘的迷人之處,就在於他是跨文化、跨種族的交集組合。面對跨文化、種族這樣議題的設計案,他更具有說服力。

1989年巴黎羅浮宮擴建計畫,就是一個這樣的設計案。
位在羅浮宮入口的玻璃金字塔,是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巴黎十大工程之一。貝聿銘以玻璃金字塔作為發想概念,因為金字塔體積小、總表面積大,能夠利用折射引進大量光線,為整體室內帶來更加明亮舒適的空間感。


巴黎羅浮宮擴建計畫
這個大家現在津津樂道的羅浮宮地標,當時透過美國雷根總統的推薦,由法國總統密特朗不經過競圖、唯一直接親自委託貝聿銘執行該工程。該計畫倍極尊榮,但在興建過程中卻飽受爭議。除了法國人難以接受代表埃及文化的金字塔,放在象徵巴黎的羅浮宮外,貝聿銘美籍華裔建築師的身分,也讓法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受挫。

為了解決難題,貝老除了不斷在法國媒體與公聽會上進行說明,同時在廣場上先設置實體大小的模型,透過時間讓民眾逐漸習慣覺得金字塔就是羅浮宮的一部分。這項全球矚目的巨作,最後成功擄獲世人的心。據統計,改造後羅浮宮連續七、八年每年最高量訪客人次達970萬多,是全球博物館之最,貝氏功不可沒。


巴黎羅浮宮擴建計畫模型
東西傳承的最佳詮釋者
身為蘇州古園林後代,童年在人文薈萃古城的薰陶之下,無數知名的中國詩人、文學家、畫家、與哲學家、儒家的帝王之學,早已融入貝老的西式現代主義精神。
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
1963年落成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,是貝聿銘首件東西方思想融合的建築作品。現代主義風格的路思義教堂,外觀以當時流行的雙曲面薄殼結構表現。教堂四片曲面完全分離,呈現類似雙手合十祈禱的設計概念,以增加室內採光。屋脊採分開設計,抬頭望屋頂時,光線從天窗透下,彷彿就像「一線天」般。謙抑的空間氛圍,融合老莊啟承立於天地之間的哲思與西方讚頌上帝的象徵,東西傳承合而為一。


美秀美術館
1997年日本美秀美術館是,另一個東西合璧的作品。
位在日本賀滋縣信樂山中的美秀美術館,當日本神慈秀明會創立人小山美秀子邀請貝聿銘到基地,大師在基地馬上產生靈感,當下寫下「桃花源」三個字。這個設計靈感立刻跨越語言隔閡,感動了業主。

櫻花季節的美秀美術館
為了要保護自然環境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,美術館百分之八十空間藏在地下。轉化日式傳統合掌屋的現代幾何造型,巧妙運用玻璃屋頂與現代感的百葉窗葉,將陽光引入,照亮室內蜜糖色的石牆,散發出一種溫暖的光芒,營造出明暗的趣味象徵了宗教的溫暖。這個來自中國文學的靈感,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嚮往。

美秀美術館大廳
曾經是貝聿銘事務所的合夥人H. Cobb 曾說,他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貝老選樹非常厲害
 
貝老的建築十分關注自然環境與人為建築環境的互動,這充分展現中國人文園林營造的精神。從美秀美術館大廳的大面落地窗,看到戶外框景的松樹蒼勁的姿態的完美構圖,完全展現老莊天人合一的精神
2002年貝聿銘重返蘇州老家,在家鄉完成以園林為設計靈感的蘇州博物館。融合了現代主義建築形式與中國古典空間美學,堪稱貝聿銘最後的代表作,也是他自己對東西傳承的最佳詮釋。

蘇州博物館



只做美麗的事,東方詩意的現代主義大師
如同多數現代主義建築大師,貝氏精於使用鋼骨、玻璃、混凝...等建材,搭配幾何造形,表現出現代主義最為精練、簡約的一面。他總能輕巧地運用現代主義的形式美學,依不同的需求與基地特性,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建築語彙。

貝氏的現代主義也常被後起的新興建築主義者質疑,但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,也不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,因為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。他曾表示,雖然長江後浪推前浪,僅管後浪的設計主義不斷挑戰,他現代主義卻仍屹立不搖。


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



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
為什麼他的現代建築精神哲學,可以如此堅持與極致?
因為大師堅信的設計哲思是「只做美麗的事」!

賈姬曾盛讚這位出身東方文化素養、儒雅有禮的建築師,其工作與本人一樣,帶有詩意:「貝聿銘的唯美世界無人可與之相比。」

他的幽默詼諧與謙沖自抑的態度,完全表露他胸有成竹、四兩撥千金的東方沉穩與優雅,一如他的作品。時至今日,貝聿銘不凡的建築設計作品仍然歷久彌新,不受時代潮流變遷所影響。

讓我們在2017426日的這一天,一起祝賀這位東方詩意的現代主義大師,百歲生日快樂!
建築的現代主義至今仍能歷久彌新,大師為現代主義立下典範,闡述了優雅的註腳!

也讓我們同時為建築的現代主義歡呼!
德國歷史博物館增建計畫 (新展覽館)

圖片來源: Wikipedia & 網路&教主攝影
圖片來源僅作為個人紀錄,非商業用途
有版權疑慮請連絡告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